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就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強調要加大改革落實工作力度,把《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》落到實處,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,聚天下英才而用之。(新華網5月6日)
習近平總書記說,“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,辦好中國的事情,關鍵在黨,關鍵在人,關鍵在人才!比瞬攀且粋國家、一個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,人才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和傳播者,人才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寶貴資源。我們必須大力培育人才,堅持“四個創新”,構建科學高效的人才管理體制,破除體制機制障礙,向用人主體放權,為人才松綁,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,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、盡展其長。
一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,激發人才創造活力。
人才的培養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盤活現有人才的主要措施,具有明顯的計劃性、前瞻性、實效性。創新人才培養機制,整合優化教育資源,多種渠道培育人才,形構建人才培養網絡。根據不同類別、不同層次人才的特點,建立多層次、開放式的人才培訓體系,采取組織培訓、學術交流、繼續教育和鼓勵在職自學等多種方式,不斷提高本地人才的綜合素質。
二、創新人才選拔機制,做好人才發展規劃。
人才發展堅持以用為本,不拘一格用好人才,真正讓人才各得其所、盡展其長,在適合自己的事業中充分發揮作用,這是對人才的最大尊重。把人才的素質能力與崗位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,力爭把每個優秀人才都放到最合適的崗位,堅持用當盡才、用當適任,做到培養與使用相結合、科研與生產相結合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分期制定具體可行的人才發展規劃,用科學發展觀來引領。
三、創新人才服務方式,提升人才服務能力。
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基礎,是要樹立服務意 識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人才服務的內容要不斷豐富,服務的形式要不斷更新,服務的質量要不斷提高。建立健全養老、醫療、失業、工傷等社會保險相配套,城鄉、體制內外相銜接的社會保障制度,完善人才住房、保障、子女入學、配偶安置政策;采取靈活的薪酬方式,績效工資制等多種分配制度;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基層的成效與年度考核、職務晉升、評先推優和提拔使用相掛鉤等多種服務方式。根據人才類型、層次、需求多樣性的特點,不斷改進我們的服務工作,提高人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;通過多手段、多層次的扶持幫助人才體驗成功,增加人才獲得感,提升人才服務能力和水平。
四、創新人才成長環境,暢通人才發展通道。
人才成長環境是人才成長的肥沃土壤,要著重營造人才成長良好的“生態環境和“文化氛圍”,最大限度地鼓勵人才成長,加速人才成長,創新成才文化,對人才成長應有寬容的態度,形成寬容的人才成長環境,環境就是吸引力,文化就是凝聚力。營造尊重知識、尊重勞動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,營造一個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長的工作環境,生存環境和生態環境,讓人才在輕松的環境中心舒暢的成長。要從制度文化和政策環境著手,用制度造就人才,用制度留住人才,需要有重才之心,識才之眼,育才之行,護才之膽,容才之懷,用才之量,為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優質服務,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開辟“綠色通道”和“快車道”。
“一年之計,莫如樹谷;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百年之計,莫如樹人!迸囵B人才是長遠之計,人才資源是頂端資源,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、最為積極的因素。我們要著力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,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,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,在全社會大興識才、愛才、敬才、用才之風,開創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。